寧德人不得不知道的霞浦輝煌的歷史!

火星
2022-01-09 / 0 評論 / 414 閱讀 / 正在檢測是否收錄...

說起霞浦也許很多人就只懂得霞浦楊家溪,半月里,以及攝影殊不知霞浦歷史去霞浦也是白去了,接下來寧小浦帶你了解霞浦的歷史。

寧小浦來介紹介紹我們霞浦的歷史你會

寧德霞浦初設溫麻從公元282年始為溫麻縣地,公元589年并入原豐縣,公元623年置長溪縣,公元1286年升為福寧州,公元1369年州改縣,公元1473年復州,公元1734年改福寧府,增設附郭霞浦縣。本人利用多年來收集的資料,以歷史沿革為脈絡,給大家夢囈一個從古至今一路走來經歷了千年風雨,滄海桑田的霞浦。

先來看看還沒設立溫麻縣之前,在霞浦生活的都是什么樣的呢?

最為地道的霞浦人寧小浦帶你了解霞浦的真正的歷史

1989年12月初開始至1990年4月,在霞浦縣沙江鎮小馬村西北的黃瓜山東坡發現迄今為止閩東最早的人類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分上下兩個文化層,下層距今約4000年,上層年代距今3500至3000年??上攵诰嘟?000年霞浦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存在了。雖然沒法知道在此之后生活的霞浦人就是由此脈延續下來的,但至少說明這個地方自古就適合人類生存的(讓霞浦人引已自豪的魚米之鄉稱號找到歷史的源頭了)。

在西晉設立溫麻縣之前,霞浦屬于三國時期吳國統治,在這里生活的人大多數為山越人,他們大約是秦和西漢時的東越、南越人的后裔。孫權建立統治后,越人居于深山之中,吳國抓不到他們來充軍,頗感兵員和力役不足。而且越人又時常出來劫掠,亦成為孫吳的內患(基本上處于無政府狀態)。孫權后來以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今江蘇南京)太守,一面堅壁清野,一面招勸撫慰(真是軍事人才)。在一年之間,約有十萬多山越人被迫陸續出山,部分青壯年編入軍隊中,一般人口被安置在平原地區(終被政府收編,結束了無政府狀態)。  

霞浦土著人基本上應該是以上兩支后代的延續(今天應該還會有吧,大家拿出祖譜對照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堂那個堂的,那么就恭喜你榮獲霞浦土著人稱號了)。 再來說說管轄這片區域的行政負責人吧,管轄這片區域的是吳國(三國時期吳國的延續),當時最高領導人是孫皓同志,公元264-280年在任,歷史上大名鼎鼎孫權的孫子,其父親孫和(歷史上不是很有名人物,但在他任上建立溫麻船屯也是溫麻縣的前身,算是為霞浦作出貢獻的人了),孫皓剛當上領導時還算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又是開倉振貧、又是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余的珍禽異獸,一時好評如潮跟貼不斷。但領導沒當多久就失去了革命本色露出兇殘本性,又是暴虐治國,又是貪好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做人太不淡定了)。后果是,公元280年終被晉武帝所滅。

滅吳之后,晉武帝重視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從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到十年(公元289年),是西晉比較繁榮的時期,保持了一個小康的局面。太康年間,人口增加很顯著。史書記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國有“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為后來大面積設立縣郡奠定了基礎)。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始設溫麻縣(包括現霞浦、福安、福鼎、寧德等地),政府所在地為今沙江鎮古縣村(可惜發展后勁不足呀?。?,因境內有溫泉(現在看不見了),且多種植麻類作物而得名,是福建最早的8個縣份之一(可以算是地級單位了)。同時期在福建設立的還有原豐、晉安、侯官、羅江、新羅、宛平、同安等七個縣。并且查史料可知同時期江浙一帶的縣郡也是在這一年設立。但不管怎么說,溫麻終于成立。  再來看看這時侯國家最高領導人吧,晉武帝司馬炎同志(他應該算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寥宋铮?,河南人,晉朝的開國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任。公元265年他繼承父親司馬昭的晉王之位,數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國號大晉,建都洛陽。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于次年滅吳,統一全國。

司馬炎在統一之后,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溫麻就在這一時期設立的);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名列中國好色皇帝排行榜前三甲),曾經于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計生干部可以參考),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后又將孫皓后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后宮(不知有沒有霞浦美女),于是司馬炎的后宮便有萬人規模(真是控制全國人口的最好辦法,計生干部還是可以參考)。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后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看來江南女子的加入整體提高了后宮的素質)。公元290年病逝,謚號武皇帝,廟號世祖,葬峻陽陵。武帝司馬炎在位二十六年,盡管他個人的生活奢侈腐朽;但是他制定的不少政策還是有積極作用的?!稌x書?食貨志》曰:太康時期,“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蔽鲿x建國后人口在統一時達到一千六百萬,太康三年達到三千萬,最多時有五千萬(我想司馬炎的功勞還要加上一點,憑一已之力,以犧牲健康為代價有效地扼制了人口爆發式增長)。

此后溫麻縣一直屹立于全國郡縣之林,直到三百二十五年后溫麻縣遭受了其歷史上第一次衰敗,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被并入原豐縣(今福州、長樂、福清、平潭與閩侯東邊一部分),出了啥事呢?且看夢話霞浦歷史第二編之并入原豐縣并入原豐在談溫麻縣被并入原豐縣之前,我們先來瞧瞧當時的社會背景吧。西晉滅吳后施行解除軍備的政策,以及諸王和統治階級內部相互爭權,發生了八王之亂;西晉元氣大傷后,內遷的諸民族分裂貴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人民紛紛南渡,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就是“亂”)。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后,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為晉元帝,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自立,建國宋,史稱南朝宋,是為宋武帝,東晉至此滅亡。南方進入南朝時期,短短一百多年就出現宋齊梁陳四個政權,平均一個政權大約存在四十年(如果用三個字形容就是“非常亂”

)。

由于溫麻縣僻處東南海濱,與外界相對隔絕,以上混亂基本上是沒有波及到溫麻縣,當地人民工作和生活照舊,人口還有明顯增加。那為什么好好溫麻縣還會被撤并呢?主要是,除西晉初年有過短暫的統一外,國家長期處于分裂割據的狀態,并且戰亂不斷,政權更迭頻繁,中央政府基本無暇顧去統治一個交通不便的僻遠小縣(當時溫麻縣交通狀況是:出行基本靠腳,走親戚基本上就是叢林探險)。東晉以后到南北朝時期中央對溫麻縣的統治就處于一個名存實亡的境地,我想當時的縣令要嘛不想來,要嘛來了就不想走了(因為回去探個親什么的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再來看看溫麻縣這時期最后一個國家領導人吧,陳后主陳叔寶同志(文學青年),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國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任。在任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為然。陳叔寶同志對歷史做出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不少艷詞,其中最有名的是:

【玉樹后庭花】作者:陳叔寶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以上詩中某些詞組現在已成為網絡熱詞了(陳叔寶同志如果在天有靈可以閉目了)。但精神生活終究不能當飯吃,現實是殘酷的,禎明三年(公元589年),隋軍入建康,陳叔寶同志被俘,陳朝滅亡了,同年溫麻縣也隨著遭了殃,被撤了縣制,并入原豐縣。

溫麻縣人民暫時成了原豐縣人民了,那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原豐縣情況(不然溫麻縣人民心里是不平衡的)。原豐縣治所在今福州市,屬晉安郡。東晉開始后戰亂不斷,北方士大夫多攜家避難入閩,聚集于今原豐一帶,同時帶來了不少當時先進的文化與技術。隨著農業、手工業和海上交通貿易的發展,陳朝開始在福建設立“閩州”,這是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省級建制,州的首腦機關設在晉安郡,就是現在的福州市,福州逐漸發展成為福建全省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F在溫麻縣人民心里些許可以平衡一些了(成了省城居民了,早知如此就不要再改回來了),落后地區被發達地區合并自古都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  【長溪縣 】 說到溫麻人民暫時成了省城人(也沒問問當時溫麻人民是愿意呢還是愿意呢還是愿意呢)。在做了省城人34年后,公元623年也是唐武德六年(領導人是大名鼎鼎的李淵同志,李世民他爹),在原溫麻地界上再次恢復了縣制,并取了個好聽的名字“長溪縣”,縣政府在今天松城嶺尾庵(今縣城西郊水泥廠)。上級主管機關是泉州,但泉州州政府所在卻地在今福州。

為什么溫麻被撤并后又會恢復縣制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首先是麻溫的地界實在是廣大的(包括了現霞浦、寧德、福安、福鼎、古田、連江一部分等),其次是人口應該是比較多的(這些年的戰亂基本上沒波及到這里,人口的自然增長加上一部從北方逃難的人等,人口有了長足的增長),再就是道路實在是太崎嶇的,更致命的是經常在省道國道上會有一些國家珍惜保護動物比如老虎豹子等在閑逛(可惜當時沒有相機,不然這個險還是值的冒的)。地廣人多封閉會造成以下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省城的領導無法及時掌握當地人民的思想動態,最高領導人的意志比如“三個代表”什么的也難以貫輸下去,最嚴重的是地稅國稅的征收任務年年完不成,當然還有,當地人要打個官司弄個行政復議什么的也幾乎不可能,官怨民怨越積越深,因而重新單獨設縣就被擺上議事日程了。李淵滅了隋朝后,政治經濟相對穩定下來了,中央大力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李淵在任時開始在全國各地大范圍地設立郡縣,長溪縣的設立也算是大勢所趨吧。

好景不長,長溪縣剛成立不久就又被并入連江縣了,縣政府也遷到連江去了,原長溪縣被降格為寧遠鎮,嶺尾庵的縣政府也變為鎮政府。連江人民與霞浦人民這幾年來一直在爭溫麻縣創始人地位,這次縣政府的遷移成了他們認為溫麻始于連江的證據。我想這次不幸又被合并不外乎還是交通的因素,連江離福州近一些,上下級的勾通走動方便一些吧,但縣政府遷移后原來因撤消溫麻縣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又出現了。

公元702年也就是長安二年(當時國家最高領導人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唐明皇李隆基),上級領導將寧遠鎮改名為赤岸鎮,鎮政府從嶺尾庵遷到赤岸村,就這樣改來改去的,折騰了一年,上級領導發現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痛定思痛領導終于痛下決心將長溪縣從連江縣獨立出來,再次恢復長溪縣,縣政府也從連江遷回到嶺尾庵。長溪縣從此活的很健康很長壽,先后歷經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等朝代?;盍?63年后,長溪縣迎來歷史上首次輝煌,由縣升為州,(福安縣與寧德縣)。長溪縣如何愈老彌堅?

【福寧州】 在經歷了632年后,長溪縣終于前進了一步升格為福寧州。在談福寧設州之前先來說說寧德與福安。一說寧德縣,寧德建縣前是長溪縣一個鹽場,鹽業在當時可是一個壟斷行業和暴利行業,隨著鹽場附近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口的逐漸增加,五代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上級領導覺得非常以及十分必要單獨設立一個縣(主要還是看在財政收入的份上)。就將原為長溪縣的寧川鄉和古田縣的德感鄉合為寧德縣,并以兩個鄉第一個名命名(取寧川鄉的“寧”德感鄉的“德”,)。

再說福安縣,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鄉人鄭子化以長溪西北鄉地偏難治,上書要求設縣。期間上級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本著科學的工作作風和嚴謹工作態度反反復復論證了28年最終還是懸而未決。然而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鄉人殿中御史鄭采向宋理宗獻了一首詩“韓陽風景世間無,堪與王維作畫圖,四顧羅山朝虎井,一條帶水繞龜湖。形如丹風飛銜印,勢似蒼龍臥吐珠,此處不堪為縣治,更于問處拜皇都”縣治因而議定。理宗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备0惨蚨妹?,正式劃出長溪縣西北永樂鄉6里、靈霍鄉3里建福安縣

長溪縣兩個弟子相繼羽翼豐滿獨闖江湖后,雖然長溪縣的面積大大縮小了,但兩個年青弟子外出打拼也帶動了整個閩東經濟與人口的增長,加上元朝滅南宋時戰火基本沒有波及到閩東(可以算是平穩過度),閩東人民工作與生活基本上沒受到影響(很幸遠,多次的戰火都沒有波及到閩東,地理位置與交通狀況是其主要原因)。當時國家領導人是元世祖忽必烈同志,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也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從公元1264年到公元1294年期間在任,在任期間南征北戰東沖西越的,搞得中國國土面積無限廣闊,此人除了會打戰也會管理,在任期間大力加強中央集權,閩東人民就是其受益者。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長溪縣終于升為福寧州,轄本州(原長溪縣)和福安、寧德2縣,取福安、寧德2縣首字得名福寧州。福寧州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直接由省政府管轄)。歷史將福寧推上了一個新的至高點。

從福寧建州之日起前六十年過得還算舒適愜意,雖然生活平淡些,少了點江湖的快意恩仇,但福寧州人民還是小酒照喝,小曲照唱,過著悠然自得寧靜恬淡的田園生活。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旦夕,平靜了六十年之后風云突變,短短的二十年里福寧人民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的重大轉變,是什么造成了福寧州宛如人間地獄般慘狀呢?答案只可能是:戰亂、人禍,天災,而且三者互相交織互相影響(真是應了那句古話屋漏偏逢連夜雨)。

先來說說戰亂吧,元未反政府抗議活動風云四起,反政府武裝不斷涌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是浙江土豪方國珍反政府武裝,公元1350年(福寧建州后64年)方國珍反政府軍大舉侵犯福寧,元朝政府軍大敗甚至連元帥扈海也被擒,福寧州受到一次洗劫。公元1352年另一支反政府武裝紅巾軍也來到福寧州,紅巾軍在楊梅嶺大敗福寧政府軍(州長王伯顏同志壯烈犧牲),福寧州再一次被洗劫。公元1353年,福寧當地武裝與紅巾軍進行了城池爭奪戰,紅巾軍最終獲勝,州城被焚,福寧州遭受有歷以來最嚴重的滅頂之災。

再說說人禍吧,在打擊反政府武裝中,因為政府軍無力保護鄉里,各鄉紛紛組織兵社以求自保,這些兵社,各霸一方,侵占田地,橫征暴斂(逼得大部分無處安生的貧民被迫自殺,真是相煎何太急呀),并且各鄉兵社之間經?;ハ嗷鸩?,搞得當地民不聊生。  就在人為因素造成福寧人民苦難深重時,公元1353上也是在福寧州被焚毀后三個月,當地瘟疫流行,沿海居民十之七八死于疫病。第二年(公元1354年)福寧州鬧饑荒,餓死者無數。第三年(公元1354年)老天更加變本加利,給福寧州來了個瘟疫加饑荒。  

公元1369年此時已經是明朝建國第二年了,臨近尾聲的福寧州又受到兩次重大打擊(一是溫州人葉丁香反明,率部攻福寧,屠殺甚慘;二是疫病流行,死者甚眾)。福寧州到了此時已經奄奄一息氣若游絲了,當時國家領導朱元璋同志毅然決然地把福寧州降為縣,然而在降為福寧縣的日子里福寧人民依舊沒有被救贖,繼續過著更加苦難深重的日子。

朱元璋同志平定全國后,戰亂的危害逐漸消除。那福寧人民從此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了嗎?答案是NO,為什么?倭寇來了。倭寇大家都不陌生,但大家可能沒想到我們的祖先曾經長時間和倭寇零距離接觸。公元1370元(也是福寧由州變為縣后第二年)倭寇第一次侵害福寧縣,南路鄉鎮普遭擄掠。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戰爭,福寧縣領導和上級領導事后還是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是筑城。在被倭寇侵害后第二年(公元1371元)縣領導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建了一個周長3里的福寧城墻,現在才明白原來的福寧縣城是開放式。城墻建好后36年又開鑿了各寬6.8米的城南、城北兩條護城河。

其次是加強軍事建設。先是在松山設造船廠,造船防倭。而后在福寧縣設置福寧衛指揮使司,這是福建沿海五個指揮使司之一,又在三沙烽火島(后移到松山)建立烽火門水寨,是福建沿海五個水寨之一。

最重要的應該是遷移人口和恢復生產,江夏侯周德興到沿海防倭寇,招募了上萬兵丁,在要地設置千戶所,并且將浮鷹、崳山等海島居民遷入大金、秦嶼等內地,大大增加了福寧縣內地人口密度。同時福寧衛還實行屯田制,共屯了近兩萬畝田。福寧縣逐漸擺脫了明朝初年貧苦落后的局面,
GDP有了顯著增長。 總得來說福寧縣這一段歷史就是一部抗擊倭寇的戰爭史,福寧縣也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再次發展壯大起來,同時樹立了海防前哨的重要地位。公元1473年(在被降為縣的104年后)福寧縣終于復升為州了,仍隸屬福建布政使司,還是配置(寧德縣與福安縣)。同年城內居民在龍首山種植4萬余株松樹,數年后松樹郁然成林,“松城”由此得名。

而后福寧州繼續在苦難與發展中前行,二百年后迎來了歷史顛峰,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福寧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再加上經濟與人口慢慢有所恢復,福寧終于又由縣升為州了。在升為州后真是天災(地震、海嘯、饑荒、瘟疫)、人禍(海盜、倭寇)不斷,基本上是三年一大災五年一巨災,州政府基本上是月月搶險年年抗災。然而就是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下,福寧州還是慢慢地發展起來。

1734年(雍正十年)福寧在建制上終于登上歷史巔峰,福寧由州升為府,不再由福州管轄,由閩浙總督府直接管轄。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我們這片土地是如何從溫麻縣發展到福寧府的吧。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人口的變化吧。溫麻縣人口無據可考;長溪縣未期(南宋時期)人口達到21萬;福寧州時(元朝)人口為15萬(此時與外界地交流開始增加,戰爭逐漸蔓延到此);福寧縣時(明朝初期)人口為13萬(經不起元未兩股起義軍打擊與破壞);福寧州中期(明萬歷時期)人口僅為9萬(遭受到倭寇、饑荒、瘟疫及人禍輪翻蹂躪與催殘),在福寧府前后(雍正乾隆時期)人口為恢復到20萬。在溫麻縣與長溪縣時期我們是光桿司令;在元朝福寧州時先后有了兩個寧德縣與福安縣;在福寧州升為福寧府時,在府辦公機關所在地設了一個郭縣(就是直轄縣),以縣西邊一座霞浦山而取名為霞浦縣,管轄福寧府除寧德、福安之外的所有地方,壽寧縣在公元1455年(也就是福寧由州變為縣時)以政和、福安各劃出一部分設立壽寧縣,原屬建寧府,在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后,壽寧從建寧府被調住福寧府,當了福寧府的跟班;這時福寧府有了四個管轄地。在霞浦建縣后五年(公元1739年),從霞浦縣勸儒鄉劃出四里置福鼎縣(以附近一座福鼎山而命名)。

福寧府在這片土地上輝煌了179年。

1913年廢福寧府入霞浦縣,

至此福寧府完成了歷史所賦予他最崇高的使命。

<br/>

0

評論

本站關閉了所有頁面的評論
性色AV手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美无码特黄无码毛片免费-日美女免费一级毛片-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20